中國鋼結構的發展前景十分看好,奧運場館的建設、西部大開發的實施、城市化工業化步伐的進一步加快、重大基礎設施工程的上馬等等,均為中國鋼結構發展提供了十分廣闊的前景;中國鋼結構如今無論是設計水平,還是制作、安裝技術,都不比國外遜色,完全可以滿足我國經濟基本建設的需要。
隨著我國鋼鐵工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特別是1996年我國鋼產量突破一億噸,鋼材產量一路飆升;同時,鋼鐵企業通過結構調整和技術改造使鋼鐵產品的品種和材質有了明顯改善,以寶鋼為先導的現代化鋼鐵企業的產品技術指標不斷提高。這為鋼結構的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如今,鋼結構已廣泛用于國民經濟基本建設的各個領域,鋼結構行業已具有相當規模,形成了一批科研、設計制造、施工、監理等骨干企業。
鋼結構無論從世界范圍來講還是從中國來講,都應該是建筑的發展方向。因為鋼結構具有很多鋼筋混凝土結構所無法比擬的優點,已被公認為綠色環保型產品,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它具有自重輕、施工周期短、抗震、強扭性能好等特點,可應用于大跨高聳、重載,大跨度橋梁、展覽館、體育中心等。
目前,我國鋼結構制造業年產量達到600~700萬噸,只占整個鋼產量的3%左右,而發達國家占10%。按此比例計算,以我國去年鋼材表觀消費量達到2億多噸為例,鋼結構的年產量應達到2000萬噸左右,可見鋼結構的發展空間十分巨大。
奧運會后,鋼結構建筑得到普及和持續發展,鋼結構廣泛應用到建筑、鐵路、橋梁和住宅等方面,各種規模的鋼結構企業數以萬計,世界先進的鋼結構加工設備基本齊全,如多頭多維鉆床、鋼管多維相貫線切割機、波紋板自動焊接機床等。還有我們自行研制開發的彎扭構件加工設備和方法,數百家鋼結構企業的加工制作水平具有世界先進水平,如鋼結構制作特級和一級企業。近幾年,鋼產量每年多達6億多噸,鋼材品種完全能滿足建筑需要。 |